
集團動態 News Information

驚呆了!建筑垃圾撬動新的資源財富【行業調研萬里行08】
發稿時間:2015-11-16
改革開放30多年
一大波建筑物需要重整
百廢待興,建筑固廢亟需資源轉化
扎根領域30年的國務院參事怎么說?
而你的機遇又將在哪里?
10月12日,北京
天氣極好,風塵仆仆從廣州趕來的我們有幸見到APEC藍。如同下午能訪談到蔣明麟參事,十分幸運!最近除了職務要事,蔣參事常出外地,為推動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到處奔波。就在訪談的前一天,蔣參事還在外地考察。才回北京,接受完我們的訪談,次日他又要出發。
如此密集勞碌的實地考察,即便是精力十足的小年輕,也不一定能吃得了這苦。可蔣參事卻微微一笑,輕描淡寫地說:“我想盡我所能,再推一把(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這事)。”他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,對建材行業的執著精神和憂國憂民的情懷,令我肅然起敬。
蔣參事是國內為數不多的,研究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資深專家。從原國家建材局,到國務院參事室,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推動著建筑垃圾資源化發展。如今,他又以“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”為課題,深入各地研究,全力在推動建筑垃圾循環經濟的發展。
隨后一個小時的訪談,他站在國家的高度,跟我們分析國內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現狀及困境。對目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緩慢進展,他表示憂心忡忡。
現狀:建筑垃圾的“圍城”之勢
2001年到2014年,短短在13年間,全國水泥的產量由5.96億噸迅速飆升至24.8億噸。“攤到每一個人身上,人均約1.5噸,相當于75擔。如果全部堆到自家屋里,你想想這得多恐怖!”蔣參事表示,最高峰的時候,當年的亞洲“四小龍”的人均水泥產量也都不到1噸。現下我國水泥三年的產量,趕上美國百年。
如此“瘋狂”的水泥產量背后,不僅僅折射出我國建筑業的蓬勃發展,還有伴隨而生的建筑垃圾蓄勢待發的“圍城”之勢。我國建筑的平均壽命為30年,許多建筑物已經接近或者到達安全的使用期限。有數據顯示,近幾年我國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總量約15.5億至24億噸,占城市垃圾比例的40%,預計2020年達到峰值。
大量誕生的建筑垃圾,如何處理?目前,國內建筑垃圾的處理主要采用簡單堆放和填埋的方式。這不僅浪費土地資源,影響城市環境,還會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資源浪費。據測算,每堆積1萬噸建筑固廢約需占用67平方米土地,而且對地下土壤、地下水也會造成一定污染。
若長期按照老辦法,我們必將面臨“垃圾圍城”。怎么辦?早年,業界提出“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”的理念,通過技術,將建筑固廢轉化成再生骨料等多種建筑材料。目前國家已經完成了垃圾變廢為寶的技術攻關,在政策上也積極推進產業的發展。
困境:垃圾循環利用,掣肘因素仍很多
“目前國內推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,難度很大。有進展,有些項目正在展開,有些已經運行了。但整體不理想,跟我們所費的勁不大相稱。”三十年前,蔣參事就已經開始研究,寫過相關文章。當時國務院還沒有立項,自己感興趣而做。直到現在,他所關注的焦點,都未曾離開過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。
他說,建筑垃圾的處理,如果使用正規部隊,無論是裝備制造、設計院,或者是安裝公司,可以說易如反掌。可盡管如此,整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程要具體動起來,還是很掣肘。因為,從建筑物拆遷、運輸、加工、再運輸、再安裝,整個過程牽涉部門很多。
“問題還很多,需要咱們全行業,還有整個國務院系統動起來。”蔣參事表示,國家陸續出臺政策,不斷加大對建筑廢棄物循環利用的支持。“關鍵是要推進好政策的垂直落地。不光是市場接受,政府還得照著政策落實。”
機遇:建筑垃圾即資源財富,亟待轉化
隨著社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,和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的倡導下,不少國家的建筑廢棄物再利用率,已經超過90%。建筑垃圾,甚至被一些發達國家稱為“城市礦山資源”。
我國雖已經有成熟的技術工藝,鼓勵政策也在不斷加大,但專業從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業只有幾十家,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率僅為5%。每年仍有數以十億噸的建筑垃圾亟待轉化。
近期,中美雙方發表關于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。聲明指出,2017年我國計劃啟動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。而咱們砼行所涉及的化工和建材行業均被納入體系。砼行加快轉型升級,開展清潔生產,迫在眉睫。
而相對傳統的商砼產業受限,低碳、環保的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卻在呈現產業的張力,可待開發的空間大,并且政策助力還在不斷加大。想轉型的砼行都在思索,這么一大塊的產業空間到底要進不進?發展的難度大不大?
對此,蔣參事建議說,“早覺悟早受益。可能剛開始覺悟的時候,政策和配套還沒有完全落地,會有點吃虧。但是你堅持下去,受益肯定是最多。”建筑垃圾的循環處理,在具體的技術、工藝環境上沒有那么復雜,企業只要有一定的基礎,一般都能駕馭。
更多資訊
今年是“十二五”結束之年,明年是“十三五”開局之年。在這個關鍵的時刻,如何更好地推動建材工業,從傳統的原材料工業向清潔、低碳、可持續發展的行業轉型?商砼企業又將怎樣抓住這樣的機遇,迅速進入建筑垃圾再利用的整個循環產業鏈條?12月10日,廣州,第十二屆全國商品混凝土“轉型與升級”交流大會,國務院高參與大家共同交流,探討新的發展理念、新的思路。
